2025年9月29日 星期一

楊厝番花盛開時節

 20250815楊厝番花盛開時節


[晨光下 盛開中的番花照片]

南加州的夏天,是火龍果花盛開的季節。只要剪裁;施肥;水分,三事得體,就能開花結果,獲得盛產。我的小禪房邊,現下正是多花爭放,示現番花一線,生命無常的時節。

適逢今年清水社口楊厝,整修後,正式開放。身為楊家子弟,對於楊家古厝,當有許多遐想回憶。 

本來,清水楊家族大,房厝無法全擠一起,故分成三個聚落。現今清水社口楊厝,我們昔稱[頂厝],由二房;三房五;和三房六居住。1930年代,清水大地震時,有幸沒被震倒。而後,因緣變化或遷散,才有年更失修問題。當時縣(市)府文化局,因為楊家曾是[官家],有歷史保留價值與需要,才有[古厝修復]的事宜。而,我家是三房二,則建在今南社里一鄰[甲七]地,稱[下厝]。[下厝]因地震破壞,大部分倒榻,大廳只留下花崗岩石階;地板;門柱石墩。祖父與許多親堂,居住的地方震後都要重建,只保些許住房,仍有些許親堂仍可繼續居住。炮樓沒了,只留下三寸實木木門後的槍台,及些殘垣破壁 仍然保留,小時候常玩樂其間,也是現在緬懷追憶的地方。震後,祖父與屋倒的親堂,新建的房舍,當然不再有古厝格局,而採日式型態或簡陋的樣貌。我是晚後出生,只見識殘局,當然不知[下厝]震前的實際風貌。

記得,約七八十年前的印象,祖父喜歡種花,新厝邊搭有蘭花棚園,也在一片殘垣古土革牆上,種爬了幾株[仙人鞭],枝條三叉如鞭,可能是日本人從南洋引進,稱[番花]。ㄧ開好幾朵,相當漂亮。但只開花不結果,晚上開花,隔天早上盛開,不到中午,很快就凋謝。然後,媽媽就摘了,曬乾後, 煮瘦肉羹,說清涼去火,可防治瘌痢,其實也蠻好吃。 


第一張[素描試畫]



第二張[雌雄花蕊辨識]


移民美國後,才知道:當年的番花,就是火龍果花。因為自己在建築工作的方便,從客戶中也引進了幾株。他們告訴我,要三年才能開花結果。我種了多年,也是只開花不結果。直到回台後,遇到清水分局的ㄧ位警官,也是火龍果果農。提供了種植要領,才知道:如何剪枝;施肥;日照;水。終於, 現在可以滿園開花結果,也可以畫出美麗的火龍花_[番花]。在此並立文,分享大家。


[蜜蜂忙碌在番花間] [採蜜與授粉]



[彩繪雙花] 硬筆畫在硬板上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楊厝[明經進士]的省思

 20250915 楊厝[明經進士]的省思


圖一[明經進士]額扁 圖片楊偵琴博士提供


1:為甚麼[明經進士]
圖一 清水社口楊厝古蹟內 ,有[明經進士]匾額一塊。這是一百多年前 由清國光緒皇帝,派遣欽差大臣劉為,送來封賜給楊家貢元楊金波的美讚聖旨。楊金波,身為[貢元],為甚麼額扁稱之為:[進士]?這是我的疑問。 經楊偵琴教授的解釋,與幾度推敲,才得到下面的解讀。
 
[明經],意即國家元首讚賞楊金波,對四書五經舆世事深度,皆能理解明辨清晰。楊家,設有書苑,名[蘭軒]。私塾的宗旨就是[明經]。
[進士,則指楊金波一直成績優異,貢元第一,多項政績都表現最優,是傑出進取之士。比照內陸的大清帝國衰敗貪腐,是革新時代最需的人才格局思維,就是進取之士。光緒以此表揚。 


   


圖二[楊金波遺像]楊偵琴博士提供

2:[明經進士]的美善真
 
光緒皇帝,是一個悲慘的傀儡。三歲登基,一生卻由慈禧掌控,但他自十二歲,解除被垂簾聽政後,一直努力,企圖發奮圖強,精進自己,企圖改造國家。雖然,我不確定[明經進士],是光緒或慈禧或誰的文膽的手筆,從四個字的筆跡上,可以看到寫這四字的人,內心的美善;大度。字型飽滿;圓潤;端莊;有生命力。最重要的是[韻味];下筆藏鋒;運比正直有力;收筆潔斂。 
楊英風的名言:[人造景觀,景觀造(影響)人。] 意思是欣賞藝術字畫也可以影響人品。 
社口楊同益的家風,一直都以大度;端莊;有生命力;進取。並能藏鋒;收斂。楊金波以後,楊家子孫如揚天赋;楊肇嘉;楊緒振;楊基先;楊基銓;楊嘉猷;楊介猶;楊偉甫等,及楊同益派下的百業商號工農,也都如此。不知是否與此有關,還是楊家生性就是如此。 
同理可知:藝術家的心性與創作,對社會文化及群眾心態導向,也能有相當的影響力。我個人也一直朝這方向思考,謹慎而為。


20250924楊平猷 完稿於哈崗小禪房



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創作是自然流露

20230419 楊平猷記載創作是自然流露的回文
月夜 

 Line收到一個[藏文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姓名的來文 問我怎樣[開始學創作] 

以下是我的回文 

 回文 
 「五蘊」色 受 想 行 識。 
「想創作」,就從「想蘊」而生起「行蘊」。   

「行」,是一種「衝動」。 
當內心起創作的衝動,先不急於採取創作的動作。 

只要準備一本小筆記本,和一支筆,等在一旁,不必有動作。  

 這時,您會「了知」想創作,了知「行蘊起」,了知「沒有動作」。這就是「觀五蘊」。假如能安住其中 就可能住在[正觀五蘊]。

以上的「了知」熟練了,「想要」之後的「行為」,也可以是「修行」。仍然住在「行者」的[安住]階段。   

等因緣成熟了 或許您開始動手 就是開始[創作] 這時的創作 也許手角伶俐 也許笨手笨腳 總之 接近[自然流露]   

「自然流露」的創作,自然是「美」、是「善」、是「真」。是真正的[藝術]。  

 _ _ _ _   

對話  

 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謝謝老師,我先再靜一靜   

 楊平猷  我不知道你是誰 請問     

 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我是丁丁 

近期見過了藏地的許多師父,也見過[薩迦法王]父子,習得些許(藏傳的)教法,也親近了藏人,眼界開闊許多,也體驗到了[呼吸]的重要。

楊平猷 

我的創作,是修行的一部份,跟呼吸同等意義。是[工作禪] 禪宗叫[出坡]。 

   以下 是2002年的作品 我們以它做範例 來說明 當時如何「自然流露」的創作,如何自然是「美」、「善」、「真」現起。

   - - - - - - - -

 921大地震,我到南投縣政府觀光局幫忙做義工。事後,給我一個機會。一件不必招標的小工程。

 我以[雷射版金],打造一件[布農記事]的雕塑地標。(以後專文分享)

 製作其間,從雷射工廠撿回一些[殘剩餘鐵]。這些[殘剩餘鐵],  純粹以[滿足]視覺的安穩,以[無所住][無所求],焊接起來 直到感覺[像]一件[甚麼],算是[完成]。 

[布農記事],是請鐵工幫忙焊接完成。[殘剩餘鐵]的焊接,是一種練習,但 ,勉強也算是[作品]。

 展覽時,很多人都說[美],卻沒有人說[善]說[真]。 
 只有我自己了知,是:[美善真]。  

 去年離開台灣前,陳齊川老師提起這幾件 之[妙]。

 今天,剛好可以分享大家,並說明 [美善真]。

運轉背
奔鹿
造型
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