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猷安般念20201007社會主義與六和敬
本篇,原為[網上]及[孤狗]當洛的資料。為群組適應[手機文學],方便閱讀,平猷 略作標點符號調整,與分段。
(1)[達賴喇嘛 新聞]分享
(?)政治中心/張家寧 報導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近日,接連透過視訊,向台灣信眾弘法。
在視訊過程中,更透露台灣[清華大學],有教授邀請他來台演講。
而他自己,也已經答應此事。
此外,他也在視訊中鼓勵台灣民眾:「你們應該主動地,到中國大陸跟他們聯繫」。
並曝光:(鼓勵民眾互動的),背後原因。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
達賴喇嘛,近日在視訊上表示:先前有一名,任職於台灣清華大學的教授,向自己表是(示),等局勢有所改變時,要邀請他到清華大學演講,但並非以宗教名義,而是以「教授」的學術頭銜名義邀請。
接著,更透露自己已經答應此邀約。
此外,達賴喇嘛也在視訊中,鼓勵台灣人:「你們應該,主動地到中國大陸,跟他們聯繫」。
但,
並非從經濟發展為出發點,而是從「文化」發展的角度,
「因為華人的完整文化,在台灣還仍然保留著。但是華人完整的文化,在中國大陸,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已經被破壞了。不完整。」
此外,達賴喇嘛也提及:他本身喜歡「社會主義」的思維。並直言「如果社會主義要去實踐的話,(還)需要,愛他主義」。 (要有)「愛他心」;「愛他」的思維。
如果,以「自我為中心」的話,嘴巴再怎麼講社會主義,是沒有辦法實現「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
- - -
平猷註(1)
達賴喇嘛,所說的[社會主意],就是:[六和僧團]的僧團[生活準則]_[六和敬]的思想。
古代,[僧團]是「無產」而「共享」的思想,「共有;共享;共產」,一定要建立在[慈悲]與[和敬]的基礎上。
這就是,達賴喇嘛[社會主義]的意思。
假如[共產],不是[慈悲和敬]。而是,建立在[階級鬥爭]的基礎上。 那麼,[共產],就變成:[我共你的產]。
這樣的[共產],是[霸凌]。
達賴喇嘛,立意非常好。
但,
假如,不能理解[階級鬥爭]的本質,硬要[與共]。 就有可能,像最近的[教宗方濟各]的表現一樣。為了中國天主教徒,而妥協了中共。把[上帝與魔鬼與共]了。而最後將墮入圈套了。
所以,想和中國談社會主義或民主?
格外謹慎!
什麼是[六和敬]? 請到[孤狗]査尋。
_ _ _
(2)維基百科_六和敬
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
口和無诤(在言語上,和諧無諍)。
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
_ _ _
(3)星雲法師
六和僧團和樂淨, 身和共住口無諍, 意和同悅戒同修, 見和同解利同均。 ──《祖庭事苑》
(我猜 這是佛光山的庭訓。)
利和同均,就是共享共產。
佛教,稱出家人共住的團體為「六和僧團」。
六和,是六項大眾共同遵守的原則,可以讓僧團安樂清淨、和諧無諍。
圖/妙顯
六和僧團和樂淨,
身和共住口無諍,
意和同悅戒同修,
見和同解利同均。
──《祖庭事苑》
佛教稱出家人共住的團體為「六和僧團」。
六和,
是六項大眾共同遵守的原則。
可以讓僧團安樂清淨、和諧無諍。
是哪六項呢?
第一、身和同住:
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僧團的大眾,沒有你住高樓,我住平房;你睡大床,我睡在地下的情形,都是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第二、口和無諍:
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僧團大眾共同信佛、讚法、敬僧,必須做到語業清淨,彼此說話懇切,言語柔和,一切以理性為訴求。
第三、意和同悅:
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大家依止在同一信仰的基礎上,因此心意共通共有,不會「幾家歡喜幾家愁」,是普遍平等的歡喜。
第四、戒和同修:
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僧團大眾受持戒法,進退有節,儀禮有據,上至住持大和尚,下至參學僧眾,一樣吃飯,一樣修持,一樣要威儀莊嚴,持戒守法。
第五、見和同解:
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在佛教裡,佛陀是領導中心;法是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為大家共同依止、理解;戒律是共同遵守的規約。思想見解一致,即共同成就的前提。
第六、利和同均:
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均衡。
僧團大眾,不論是金錢或物資,乃至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由於僧團有這六項和合共住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現今很多團體,因為彼此沒有尊重包容,思想見解不一致,所以「此一時是非,彼一時是非」。
如果見解都能一致,思想都能統一,這個團體一定非常美好。在此提出佛門的「六和敬」,不妨作為人我和諧共處的參考!
_ _ _
(4)法鼓文化
六和敬的意義 _聖嚴法師
「六和敬」是
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
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
基本原則 一共有六個項目,
分別是︰
[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以及[戒和同修]。
第一項是「身和同住」,
就是與大眾能身心健康和諧地同住在一起,身體行為上 不發生肢體衝突。
第二項是「口和無諍」,
也就是彼此能夠溝通、協調、勉勵、互助,而不產生衝 突。
彼此不要用語言來互相交戰、刺激別人,因為言語的爭戰是很可怕的,言語 暴力會帶給別人嚴重的創傷,一句話可能傷人一輩子。
第三項是「意和同悅」。
由於志同道合,大家的心都是和樂的。
「悅」指的是「喜 悅」,不論是別人所看到、聽到的,或是我所看到、聽到的,心裡面產生的反應 都是歡喜的,
例如當我們同在觀賞一朵花時,別人看了覺得歡喜,我看了也覺得 歡喜,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同樣保持著和諧喜悅。
第四項是「見和同解」。
「解」指的是見解的解,也就是看法、想法。
看法可以 大同,可以小異,小異之中又可以有大同,大同之中又不妨有小異。
可以讓人發 表自己的意見,自己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
但是,
到了最後,就是相互覺得彼此 的意見都是合理的。
別人的意見是對的,自己的意見也是對的。或是彼此協調, 尋找一個折衷點、一個交集點。
有共同點時就不需要再爭論了。見解既是相同的, 便是見和同解。
第五項是「利和同均」。
如果人人都不再只求自利,能夠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就是 他人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利益便是互 通、相同的。那麼對他人有利,其實也就等於對自己有利,當自己得利時,一定 也對他人有利,彼此之間自然就不會發生利害衝突。如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資 源能共有、共享,相處自然和諧。
第六項是「戒和同修」。
「戒」指的是規則、戒律的意思。
戒律是生活的共同規 範、規約與守則,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裡,便要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彼 此之間是和諧相處。我們通常在社會交際上,至少都會屬於某一個團體,包括一 個家庭、一個學校也是一個小團體,共修會也是一個團體,任何三個以上共同生 活在一起的人,就是一個團體。團體應該有共同生活的規範,並且共同遵守。
以上這六個項目就是[六和敬]。
是
釋迦牟尼佛為出家弟子制定的僧團生活準則。
依 據此六和敬,出家弟子很容易便能夠達成團體和諧相處、精進修行的目標。
而這些項目如果運用在我們的日常團體生活中,包括職場、家庭等,相信一樣能達成 相同的效果。
無論是在政府機構或是公司行號,都可以將六合敬的原則運用在生活裡。
雖然說 你有你的原則,他有他的原則;你有你的規範,他有他的規範,但是原則應該是 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把六和敬的觀念,推廣到一個團體裡面,或者 推廣到職場裡面,大家的相處氣氛就會更加和諧。
本文摘錄自法鼓文化出版《工作好修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