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 星期二

創作是自然流露

20230419 楊平猷記載創作是自然流露的回文
月夜 

 Line收到一個[藏文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姓名的來文 問我怎樣[開始學創作] 

以下是我的回文 

 回文 
 「五蘊」色 受 想 行 識。 
「想創作」,就從「想蘊」而生起「行蘊」。   

「行」,是一種「衝動」。 
當內心起創作的衝動,先不急於採取創作的動作。 

只要準備一本小筆記本,和一支筆,等在一旁,不必有動作。  

 這時,您會「了知」想創作,了知「行蘊起」,了知「沒有動作」。這就是「觀五蘊」。假如能安住其中 就可能住在[正觀五蘊]。

以上的「了知」熟練了,「想要」之後的「行為」,也可以是「修行」。仍然住在「行者」的[安住]階段。   

等因緣成熟了 或許您開始動手 就是開始[創作] 這時的創作 也許手角伶俐 也許笨手笨腳 總之 接近[自然流露]   

「自然流露」的創作,自然是「美」、是「善」、是「真」。是真正的[藝術]。  

 _ _ _ _   

對話  

 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謝謝老師,我先再靜一靜   

 楊平猷  我不知道你是誰 請問     

 ཀརྨ་སྨོན་ལམ་རྒྱ་མཚོ། 
我是丁丁 

近期見過了藏地的許多師父,也見過[薩迦法王]父子,習得些許(藏傳的)教法,也親近了藏人,眼界開闊許多,也體驗到了[呼吸]的重要。

楊平猷 

我的創作,是修行的一部份,跟呼吸同等意義。是[工作禪] 禪宗叫[出坡]。 

   以下 是2002年的作品 我們以它做範例 來說明 當時如何「自然流露」的創作,如何自然是「美」、「善」、「真」現起。

   - - - - - - - -

 921大地震,我到南投縣政府觀光局幫忙做義工。事後,給我一個機會。一件不必招標的小工程。

 我以[雷射版金],打造一件[布農記事]的雕塑地標。(以後專文分享)

 製作其間,從雷射工廠撿回一些[殘剩餘鐵]。這些[殘剩餘鐵],  純粹以[滿足]視覺的安穩,以[無所住][無所求],焊接起來 直到感覺[像]一件[甚麼],算是[完成]。 

[布農記事],是請鐵工幫忙焊接完成。[殘剩餘鐵]的焊接,是一種練習,但 ,勉強也算是[作品]。

 展覽時,很多人都說[美],卻沒有人說[善]說[真]。 
 只有我自己了知,是:[美善真]。  

 去年離開台灣前,陳齊川老師提起這幾件 之[妙]。

 今天,剛好可以分享大家,並說明 [美善真]。

運轉背
奔鹿
造型
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