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合十 (聖女的祈禱)


合十 (聖女的祈禱)

當我的雙手     像這樣       合十當胸  

我的心          停在眼前

當我的雙膝     像這樣       曲跪著地

我的意          觸在當下

沒有禱唸     沒有懺悔       沒有祈求

只有  剎那的眼前

剎那的心     剎那的念       剎那的心意        剎那的永恆


當我的雙手     像這樣       合十胸前
地水火風     築成道場

當我的雙膝     像這樣       曲跪著地
慈悲喜捨     平等安放

沒有禱唸     沒有懺悔       沒有祈求

只有明朗現前
明朗的心     明朗的念       明朗的了知       明朗的消散

                                                           以上是:最初,楊平猷Tomi彫塑創作時,寫下的描述心意的詩文。

。。。

合十(聖女的祈禱),是楊平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楊平猷,是楊英風的入室弟子。在雕塑事物所,前後十年。

楊英風是一為虔誠的天主教徒,曾把[呦呦鹿鳴]一作,帶進羅馬教廷。同時,他又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十多年中,耳濡目染,楊平猷承襲了楊英風,禮敬天主,又講究天人合一,崇敬佛陀的思想。 

楊英風是現代藝術家。楊平猷當然也把握了楊英風的現代雕塑理念。造型力求簡潔,不求細節形像,只求意念表達。 

[合十(聖女的祈禱)]的造型,正符合現代藝術的要求。把聖女的虔誠,以簡潔的手法,象徵的意涵,把禮敬主的意念,表達無遺。

                                   
這次,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為:慶祝靜宜大學,主顧聖母堂,落成典禮的時節需要,重新電腦掃描列印,複合媒材製作。協會成員分工合作完成。

訂名為:
「聖女的祈禱」(請校方訂正)


含枱尺寸:
50X50X30

 。。。

作品發想/緣起

五十多年前,楊平猷聽過這樣的故事:

明國時期,天主教會初入明國時,欲融入當時社會之中,入境隨俗之下,感念聖母像,與,觀音像,造型接近,又同是「愛與慈悲」。

為了方便,隨順民情。以觀音彫像替代聖母像。唯在觀音像背後,加上十字架符號,以兹區別。

這樣的觀念,在楊平猷的創作理念上,有聖女與觀音一體,的超超教派䉒蘺,中西文化,同體真理思想。

台灣文化交流協會,以此作品,透過靜宜大學,讚美聖女與天主的大愛,
禮敬主上。


全體會員,合十

。。。

第二件土製「合十」,是最初的構想。
可做參考。

合十捐贈給靜宜大學,
1、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的捐贈儀式
2、理事長、楊平猷、祕書長夫人,參加教堂儀式。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楊平猷安般念佛陀的呼吸法-法輪與八正道

楊平猷安般念佛陀的呼吸法20191121談
法輪與八正道


法輪與八正道

上面,這個圖檔圈圈, 
就是:個人[南加州在家弘法師],受戒時,所接受的證件。[正轉法輪]的信物。
圈圈代表[輪]。中間輻射型的八條棍棍,代表[法]。
是,八項 佛弟子的行為準則_八正道。
這圖形,就是[法輪]。 
我在家弘法師的工作,就是幫助佛教,轉正法輪。

當年, 
悉達多成佛時,浸泡於法樂多日後,曾, 
思維:就此進入涅槃。 
因, 
一念慈悲,決定住世。 
渡化眾生。

於是,下山到鹿野苑。渡化他的五位同修。成為五比丘。這時稱為[初轉法輪]。
同時,僧團成立了。
初轉法輪 ,說的:就是[四諦八正道]。

佛陀最後,步入涅槃之前,的遊行中。 
每到一個村落,都講八正道。 
直到最後,對 百歲老人,也以八正道。作為最後的開示。

八正道(正向中道的,行為準則)。
1,正見_如實;正直的體驗與解讀。
2,正思(正志)_正面的思維與導向
3,正語_正直精準的言語
4,正業_端正的行為
5,正命_正當的適當的謀取,正需要維生財物。
6,正勤_恰當的努力。
7,正念_提起並保持正向的心念。
8,正定_正確的心意安住方式。

八正道,有:
世間八正道,或, 
出世間八正道。 
八正道的學習與執行,就是[戒定慧三學]的學習內容。 

世間八正道,以改善生命品質為導向。這樣的學習與執行,不只是道德的行為規範,而是佛教徒,應有的生活準則 。藉此,提高生命品質,和合世間。
世間八正道,在[佛陀的啟示]一書中,有描述。台灣各佛教團體,也有教導。
依教奉行的人,自能從中受益。慧命增長。

出世間八正道, 
以:身心,在當下剎那的,觀察與導向,為主要。 
以:導入,生命的絕對性,為方向。 
除了最初的,改善了生命品質的同時,更引導超越:善惡思維,的境地。
直到,安住於,絕對的生命的狀態。也,仍繼續努力於,[以精進為食],
這樣的學習與執行。 
 
(詳細,我們,可以安排研究。從世間,到出世間。 )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楊平猷安般念 佛陀的啓示 讀書會

楊平猷安般念20191122
佛陀的啓示
讀書會
邀請:大家



佛陀的啓示,
是:
引領我,真正走入佛教中心思想的,第一本資料。
是我,步入原始佛教追尋的起點。

全世界,二三十種翻譯本;
各大圖書館收藏;
含蓋佛法核心;
深入淺出;
簡要清楚。

佛教徒;基督徒,都研究這本書。


12/02 - 1/20
期間,
我在清水,港區藝術中心。


我想𨘋約朋友共讀
歡迎大家。
請向:童信澍兄弟,FB,表達意願,以茲安排。

硏讀期間,
我們可以同時討論:
佛陀的呼吸法-安般念的:
1,坐禪
2,立禪
3,行禪
4,動襌
5,茶襌
6,觀禪
7,討論
8,小參
9,還有,
我們可以討論體驗「氣與薀」的掌握,與健康,,,,之類。


場地:
港區藝術中心
蔡玉瑳茶場

時間:
每,週六9:30-12:00

其他時段,可預約,周一至週五或您方便
9:30- -

小參
(各別談話)
預約:任何時段
聯繫電話:0912-345850
有坐墊圃團的朋友,請帶來。
請自帶熱溫飲水。
列印品


唯:
不談與生命品質無關的議題。

「佛陀的啓示」
書,上面網站,
請參加讀書會的人,自己列印。


下載網址:
http://myweb.ncku.edu.tw/~lsn46/extra/authors/walpola-rahula/What_the_Buddha_Taught-Han.pdf#page39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安般念法談20191112禮佛禪

安般念法談20191105禮佛禪


請,
每天做:禮佛禪。
從10分鐘做起。

其後,
每三四天,追加一分鐘。直到您的最高點。


禮佛,
除了練習放鬆;專注之外,也讓自己學習謙卑;低下。
去除自卑,去除我慢。

當,
自己越低下,人格越高尚,慧命越增長,福德越豐厚。
從低下中,培育自信。


以禪修的心態禮佛。
以無所求的心禮佛。
以全身放鬆來禮佛。
以專注於當下的心禮佛。
以了知當下的覺知力,禮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們將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果報。


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楊志文的心思與努力

2019 台中市港區文化中心 展出的話

 第一次,拜訪李毂摩老師時。李老師很好奇,一個賣米苔目的人,怎麼也辦起美術文化展了。今天,在這裏,向大家略加說明。
  
  二零一六年中,楊理事長接任本協會會務之初,是一個不知如何下手,戰戰兢兢的開始。 
我們:理事長;童秘書長夫婦;慶阿;日月潭紅茶;阿賓,和好幾位同仁。首先,建立了戰鬥團隊,同心協力,腦力激盪。 
  我們想著,從自身的文化源頭;我們想到:清水牛嬤投是,台灣文化藝術的重鎮。 
  早年,牛嘛投時代,清水楊家與蔡家,各自設立家廟學堂。在台南考教中,都有斬獲,兩家互別苗頭,建立清水文化根底。 
  尤其到,叔公楊肇嘉,是台灣民權文化與藝術開展的推手。引領台灣先輩藝術家,建立台灣早期藝術方向。他勉勵青年,要關心台灣民情文化。他為台灣民權藝文的奉獻精神,是我們晚輩的標竿。
  。 
  清水,還有一位,楊志文理事長,稱他伯公阿的楊丁老師。 
  楊丁老師,是一位教育家。也曾是台灣省議會議長。楊志文退伍下來,就是他的司機。天天陪著楊丁老師,為社會喬事;為教育奔波。 
  楊肇嘉叔公,和楊丁老師,為社會;為文化;為教育賣命。一個散盡家財,一個儉腸略肚。 
  楊志文看在眼理,學在心裡。在楊丁伯阿走後,楊志文用米苔目,幫警界;幫藝術界;幫更生人界;宮廟文化界,化解紛爭;喬事情。出錢出力,結果,在台灣美術文化協會,被拱成理事長。
    從最初的見肘與尷尬,到今天的展出。大家所看到的,有目共睹。我們不是[展] 我們只是分享。我們也請來台灣美術史學家,蕭瓊瑞教授,為我們:台灣美術文化協會的楊志文,作一個歷史的見證。當協會第一次拜訪蕭教授時,蕭教授也認為藝術是應該包含多元美學文化。

  本人,楊平猷,和好友王淳義(請起立),四十年前的七十年代,為了落實藝術與生活的美學關係,曾作了一個[文化造型運動]的實驗。當時,我們造媽祖手推輾轎;製做寶覺寺民俗館;沙鹿國小校園雕塑。這是秉承了楊肇嘉,台灣價值的精神延續。並記錄發表在雄獅美術,也得到很多回響。聽說,這個記錄,曾被某大學生拿來做博士論文的專題研究。 

  當楊理事長,掌權之初,我們就以協會的:[文化交流]思想為方向,延續了楊肇嘉的台灣意識,台灣價值,與文化造型運動的在地生活文化精神與奉獻。
  加上楊志文本人的孟嘗君習性,延請精英藝術家,參與壓陣;並提出自家的米苔目;接納茶品藝術;品茶藝術;冶劍意術;金銀緞造藝術;車床藝術;糕點藝術;練土藝術;攝影藝術;米苔目藝術等,生活精品製作,來提倡創造新的時代生活文化品質。我們也參與各種藝文社團,更生團體活動,參與廟會迎神,或監獄慰問。更開創巡回在警局藝廊展,成為不同於一般社團展覽,的另類而務實的多樣文化藝術。 

  我們在展出作品上,力求精緻,也講究多元隨緣方便,讓在地文化美學出頭天。但我們更重要的是:社會生活的平等看待,相互融合與和協親善。
 
  這樣的楊志文的思想,與文化交流方式,得到歷史的見證。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分享。
  
  謝謝
                 楊平猷 2019年8月11日 於清水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今年88節走藝術風!中市二分局變身藝術長廊

此次特展主題—「心靜國土淨 心安社稷安」。(記者許國楨翻攝)

〔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今年88節走藝術風!為提升人文氣息,台中市第二分局在「父親節」這天散發濃濃的藝術氣息!邀請到旅美藝術大師楊平猷舉辦個人特展,讓原本平淡的3樓辦公室中央走道,搖身一變為美輪美奐的藝術長廊,營造出絕美的藝術空間,除讓平時充滿陽剛味的警分局增添不少藝文氣質,也讓洽公民眾耳目一新,顛覆警察機關傳統衙門形象。
第二分局與警友第二辦事處特別選在8月8日父親節這天舉辦簡單隆重的揭幕儀式,首次展出即邀請到旅美藝術大師楊平猷舉辦個人特展,楊平猷是土生土長的台中在地人,移居美國期間仍持續藝術創作與佛法禪修,並參與台灣人社團服務,活躍於洛杉磯。

而他雖長期旅居國外卻心繫台灣,十分關懷鄉土文化藝術發展,且有感警察同仁為治安工作無私付出,甫接獲分局邀請即欣然允諾展出個人創作,並定調此次特展主題—「心靜國土淨 心安社稷安」,期透過其作品能夠達到淨化人心,安定社會的宏願。
至於此次個展以鉛筆素描、寫實雕塑等19件精心挑選的作品為主,現場並請他親自闡釋創作意涵,禪修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創造出富含底蘊的特殊風格,極具個人特色,讓為人父的官警及警友們駐足觀賞後,重新為疲憊的身心靈注入活力,舒緩工作壓力。
分局長高誌良表示,同仁經常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下,優化辦公環境,有助於緩解緊繃的工作情緒,培養同仁美學鑑賞能力,進而引導從事正當休閒活動,此次能邀請到楊平猷大師展出個人創作,實屬不易,感謝他讓同仁充滿了正能量,也期待這股能量轉化成安定社會的力量。
第二分局3樓中央走道搖身一變為美輪美奐的藝術長廊。(記者許國楨翻攝)
藝術大師楊平猷親自闡釋創作意涵。(記者許國楨翻攝)



心靜國土淨 心安社稷安



楊平猷的禪修與藝術分享
主辦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 台中市第二分局


新聞稿
台中市警政二分局長高分局長夫婦,是虔誠的佛教家庭,也熱愛藝術 。
與楊平猷結識後,特別改裝二分局三樓走道,成為警政藝文長廊。並邀楊平猷為首次藝廊展出者。希望把禪味與藝術,帶給市民。
於八月八日,爸爸節開幕,分享台中市民。歡迎參觀。 
楊平猷,1943年生於台中清水。 
禪修與藝術,是楊平猷生命中的兩件事。禪修,提升了他生命的品質。藝術,剛好表達與分享他的心性。 
佛教的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佛教徒遵守的生活方式,是他的主張。也是他力行培育正能量的指導。
高分局長及楊老師都認為:自己內心的平靜,可以帶來週遭的清淨。自己內心得到平安,可以分享社會並帶來安寧。
這次楊平猷的禪修與藝術展覽,希望可以分享:他的美學素養力道,和可感染正能量的安定氛圍。並
祝福大眾:從藝術分享活動中,得到喜悅。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美術文化協會在彰化國美館展現不歸類藝術之美

為推展多元生活美學,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即日起舉辦「當代生活美學裝置藝術」聯展,涵蓋老中青不同世代和行行業的藝術家,展出書畫、水墨、油畫、銅雕和陶藝,展現「不歸類」藝術之美。 (李河錫報導)



什麼是「不歸類傳統藝術」創新技法?前來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就可以一探究竟!「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在理事長楊志文號召帶領下,發展相當迅速,擁有兩百多位會員,這次舉辦年度會員聯展,展出項目涵蓋多元化的現代藝術精華;參展藝術家包括有水墨藝術大師陳士侯、曹天韻;書法大師蕭世瓊、吳季如;雕塑領域則有旅美資深雕塑家楊平猷,現代親情雕塑家余燈銓以及精緻陶藝家陳文濱等人;楊平猷強調,這次共有八十多為會員參展,來自從事餐飲、烘焙、茶藝等老中青三代不同領域藝術工作者,希望藉由發表多元藝術,能帶動與推廣台灣美術文化在地的軟實力。

在6月29日開幕會當天,協會將邀請在古箏音樂藝術表演頗具才華,彈唱作曲文采兼備傅小采老師,和茶席界深具地位的蔡玉釵老師,準備一場禮儀優雅的茶席響宴,將為這場藝術文化饗宴揭開生活美學與藝術合奏交響曲的序幕,展期到7月14日為止。

當代生活美學類裝置藝術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108年會員聯展

〔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什麼是不歸類傳統藝術的創新技法作品?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即日起至7月14日在第三展覽室舉辦「當代生活美學類裝置藝術-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108年會員聯展」。策展人陳文濱表示,參與聯展發表的會員涵蓋老中青不同年齡層,作品的表現形式除了平面的油畫水墨,以及立體的銅雕、陶藝外,也有多媒材與數位媒體的創作,一些不歸類傳統藝術的創新技法作品在此都有精彩呈現。
彰化生活美學館秘書李明俊表示,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在台灣中部已成立多年,歷年來努力於文化藝術的在地耕耘與推廣,對於一些在基層用心經營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還有一群汲汲努力經營的創作者,也希望藉由藝文活動的推行,讓更多學有專長的美術人才,也都能如願邁入藝術的專業領域,如此的態度精神令人感佩。
「當代生活美學類裝置藝術」藝術展在理事長楊志文率領協會會員積極籌辦下,展出的項目豐富多元,參展藝術家包括水墨藝術的陳士侯、曹天韻等;書法界則有蕭世瓊、吳季如等,而雕塑領域則有資深雕塑家楊平猷,現代親情雕塑家余燈銓,以及工藝陶藝的陳文濱等。
這次參與展出的藝術工作者,除了是協會基本會員外,也包含專業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希望藉由此次發表的多元性藝術活動,能帶動推廣台灣美術文化的在地軟實力,促成台灣文化再向前邁進一大步,而這也就是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當初成立時最原始的初衷。
會員劉彥麟說,每個人的特色都不同,但需要有一個跟你條件不同的人,才能突顯個人特色,就像孔雀、牡丹、樹木顏色雖鮮豔,但互相映襯,更顯現各有千秋,所以我的畫作主題稱為「爭奇鬥艷」。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20190609甚麼是[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

上面彩繪浮雕[禪鶴],是我1977年作。
現由伍先生所收藏
當初的靈感,是來自於世界名作:[天地一沙鷗]一書。這書描述:一隻沙鷗,對自己,生命的自我超越,的歷程。 
_ _
書中描述:
[某日,這隻沙鷗,發現:飛行的優雅,與,速度,可以帶來美感和快樂。
此後,他不願像其他同伴,只(1)忙碌於飲食公母,的快樂。  而,遠離了鳥群。(2)每天勤於:練習,超越自己的飛行能力,並從中,獲取快樂和滿足。  一日,他體悟到:超越了機能的極限,可以達到另一種境界。  (3)他做到了,[心想到哪裡,身體就停到哪裡]。這樣的 超級快速狀態。]
_
個人旅美後,學禪多年。並,從論書中,讀到佛教的觀點。 之後,才了解:[天地一沙鷗],所描述的境界,正是佛教所說:[三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種[心境],與,自我超越。 也就是:禪修中的境界。 從[欲界定],超越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過程。  而,其中:三界的快樂與滿足,則名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  天界,就是: 三十三種快樂的等次。
三界中的[欲界],是指:有樓台亭閣;花草鳥獸的境界。[色界],是指指:只有追求,身心狀況美感的境界。[無色界]則超越了身心狀況,而以{理念}為存在。  
[欲界定]:與生活欲求現象,相鄰近。所以叫欲界定。  此中,下意識的潛藏活動,會,常常浮現。所以,欲界定,常常,多采多姿。  因為不是深定,還不很安穩。所以也稱:[未到地定]。 有時呈現,剎那剎那生起。所以,又稱[剎那定]。是尊者馬哈希禪師,所善用的,禪修止觀法門。  因為,未到地定,常常可以看見,[身心離繫]的狀態。所以也叫[離繫定]。  是,開發第一階佛智,[名色分別智]的關鍵。 所有,佛智開發;觀察五蘊生滅的起點。也是唯識學派,觀察各種[心]的地點。
_ _ 
前日,尤師兄說:他在禪修中,看到一個[自己]。
這,也是身心離繫的現象。當, 尤師兄,確立了認知之後,應該,可以站到[名色]的立足點,來開啟佛智的第一智階_ _[名色分別智]。 
請,尤師兄:多加注意。
_  
在,身心離繫的[異相]中,常常,令許多人,產生[靈]的錯覺。以為:分別的名(心),與,色(身),是[靈魂]與[肉體]。就像[禪鶴]浮雕的圖面上,一種靈魂出竅的想像。因為:錯覺與想像,的引導。而創造了許多,有別於,佛教觀點的思想。  最後,他的認知,與解脫無緣。
_ 
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討論[靈魂]的教導。  
- -
從一種境界,轉到,另一種境界,叫[往生]。如:[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大家所理解,與,常說的語言。一心不亂,就是定境。
禪鶴浮雕畫面,的塊面分割,則是:三界,不同境界的,表現。





尤英權 問:                                       \
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 不明瞭。

楊平猷 答:                                      其實,昨天,我已寫出了。  可能太簡略,假如尤師兄多讀幾遍,或許就行。  但,我還是再細說一次。也可以參見:[佛陀的呼吸法]。

禪修的,安止定境層次,從:最初的思緒不定,到最後的極其寂靜。 通常 會像,鑽牛角尖那樣。由粗糙開始,無階段性的,漸入式的,進入到極細膩之地。 由 有胡思亂想開始,到無想的[非想非非想]的境地。這中間,我們可以把他分: 近分定;安止定。
[近分定]:是指,心還沒有進入,全然安止狀態。 所以又叫[未到地定]。  因為,和欲想相鄰近,與煩惱欲想 相交雜,所以也叫:[欲界定]。  近分定,有:剎那剎那生滅的現象。也有,身心離繫的現象。所以,也叫:剎那定,或,離繫定。  是 自我理解的好地方, 解脫超越的關鍵地。 
   
[安止定],分:色界定,與,無色界定。
 
[色界定]:依四種色:地;水;火;風的四種覺受。來:覺知五種禪支:尋;伺;喜;樂;一心。  而分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種次第的禪境。  這些,以前,我在[安般念的群組]裡,都略談過。 尤師兄很少看,也沒有用心看。所以不明瞭名相。

[無色界定],是:四禪之後,不再以:地;水;火;風,四種覺受,來覺知:禪定覺受。 所以稱[無色界定]。 有:空無邊定;識無邊定;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等四種。  此無色定,廣大而虛無邊際。與[苦]不相應,與解脫無關,甚或,成為障礙。所以:一般,並不鼓勵進入,無色界定。 
有一種人,一上座,就[放空一切]。 一坐好幾個小時。 只,與[空相應]。空坐一生,與開悟解脫無緣。

在禪修中,常說:[四禪八定]。就是指:四個色界定,及,四個無色界定。 而,合為八定。  

在印度,四禪八定,通一切宗教。  確,只有佛教所傳法,得解脫。  請大家,
珍惜;努力理解與自我練習。

祝福大家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2019 0528 正精進 與 學習高原



佛陀的精進圖
佛陀的過度精進苦行相



20190524談- -
正精進 與
學習高原


上次,我們談,精進波羅密,緊接著,我們應該認識,正精進。

「雜阿含-二十億耳經」,有個描述:
二十憶耳(可能原是一位,耳根靈敏的琴師),是位很精進的比丘。他看到他的同伴比丘,一個個都証阿羅漢果位了。只有自己沒有,很傷心,以為自己,不是個料。心想還俗。佛知道了,就找他去「小參」。

佛,告訴二十億耳,「正精進」:「譬如調琴,弦太緊,或,弦太鬆,都不能奏出美妙的聲音。恰當的鬆緊,才能發出美妙的音聲」。「中道的精進,才是正確的精進。」
精進波羅密,應該是,有智慧的,精進。

今天中午,女兒談孫子Vincent ,最近鋼琴彈不好。乾生氣。我跟她,討論一件事:
所有的學習,常會出現的現象,尢其技術性的學習。如繪畫;琴藝;游泳;田徑跑跳,在所有的進步中,可能有階段性的瓶頸。成績一直不能再度超越。  有時,甚至退步。令情緒低落,很想放棄。這時,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叫:「學習高原」。Plateau

我,過去的經驗,是休息,或,改變學習的內容。 素描弄不好,改做彫塑。過一段時候,再來畫素描。情緒自然過去;成績自然進步。請,
千萬不要放棄。

禪修,也是,無常法。大家都會有相同的經驗。長期的過程中,進進退退。遇到,有很好的體驗時,不要高興。有時,踫到糟糕的體驗,也不要氣餒。各種經驗,都是好經驗。  好的;壞的,都會過去,也能成為「解脫知見」。都能留給後人,追隨的腳印。

襌修的三要素:
Relaxing
Attending
Understanding
放鬆:有,戒,或遠離波羅密的意思。
專注:有精進用力的意㴠。
了知:則有智慧般若波羅蜜的意義。
這中間,自己的了知,與,覺知能力及抉擇,是,調節遠離,與,努力用功之間,力道的仲裁。找出最佳的精進狀況。成為「正精進」的精進波羅密。

願,我們,
能,有機會,這樣練習。就能,有機會,掌握「正精進」,疊積,精進波羅密。


大家,用,正當的;中庸的精進。超越,學習高原。疊積,精進波羅密。

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20190527 談,精進波羅密



今天,談,精進波羅密。

年輕的時候,媽媽常常對我說 :「不要虛渡光陰」。
不虛度,就是要精進。
精進,就是「努力」。
努力,在佛教裡,這麼重要嗎?
絕對,是!

佛教的主要修學綱領- -三十七道品:「精進」一事,從: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些不同的角度,都佔重要的一席。
而,
八正道的「正精進」,就是「精進波羅密」。

佛說:「阿羅漢以精進為食」。佛,也是阿羅漢。佛,也是,天天在精進中。
當然,我們也就應該學習,活在精進中。

精進什麼?
精進於:生命品質的提升。

什麼是生活的品質?

生命的品質,是,以:煩惱的稀少來衡量。以貪嗔癡的稀少來衡量。

凡夫,煩惱越少,生命的品質越好,越幸福。
從出生那一刻起,整個生命的歷程,就在為生命的品質而努力,就要在精進中度過。

佛道上,波羅密的雄厚,是成就的資糧。不論:六波羅密,或,十波羅密,都,依賴精進來纍積。

安般念的同學們,最初,以一個良好的姿勢;一個正確的呼吸開始。再把,八作意的;數;隨;觸,熟習。
其間,也是依賴,「正精進」來支撐。
當,精進心,養成習慣後,精進波羅密,也逐漸纍積。成為佛道的:善根;福德;因緣。開悟或成就,也能在恰當的時節,不假造作,豁然水到渠成。

同修們,讓我們一起,跟隨佛陀的腳印,努力,

精進,再精進。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預告:下次,說:如何精進。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20190522 持戒波羅密

蘋果#1號。

夏哇的迷失

20190522 持戒波羅密

蘋果#1號:是,代表,我個人的戒。
取自「聖經」亞當夏哇的故事。

(有蛇的卡非色的蘋果)「夏哇的迷思」,
也是,
個人,以基督教的語言- -蘋果,來描述。
因為,
這「禁果」,已成為,世界的語言。   方便理解。
蘋果一號,是,我個人的「持戒波羅密」。

基督教「十戒」,與,佛教「五戒」,有,異曲同工的意義。
同樣是,人們,走向正軌,去除煩惱的,提升生活的基本要理。


「五戒」: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
是,佛教徒的根本戒。

五戒,是佛教徒,最根本的,提升生命品質的要素。也是,
一切在家出家人的波羅密。我們稱為:「持戒波羅密」。
而,
出家人有比丘;比丘尼戒- -兩百七十多戒。
是僧團生活中,相互遵從,相互合和,的生活規範。
這樣的細分戒,屬於相處教條。
而,
六祖說:「仁者心動」。
意思是説:心要住「不動地」。當,心一動,就犯了沒有安住的戒了。
這和泰國高僧,「阿羌曼」所説:「我只有一戒- -戒於心」。是相同的意義。

戒於心,是比五戒更深一層的
「持戒波羅密」。

持戒的人,是:高貴的人;內心莊嚴的人;走向「真人」的人;有資格生活在伊佃園的人。

學習安般念的同修,應學習「五戒波羅密」;學習十善「佈施波羅密」。
安住呼吸基礎的善男子善女人,也應該進一步,認識並練習:「戒於心」,這樣的持戒波羅密。

我個人,也時時努力在「持戒波羅密」中。
願:
我們互勉,我們共同努力。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參訪西雅圖某國小的彫塑教室


參訪西雅圖某國小的彫塑教室

今天,參加訪西雅圖我的孫子,國小的彫塑教室。

這老師,是學校的專任美術老師。
每次,上課的最初的前數分鐘,都先讓學生,放鬆身心,做幾分鐘呼吸練習。

這和我們安般念的學習,相接近。
練習後,才正式上課。
我和她,只有數分鐘的交談,交換意見。
我們有幾點相同:
1-放鬆
2-呼吸
                3-指導啓發自己
4-創意
            5-回收再創造
















聽說,這件作品,是給學生在拉線的時候,消洩心頭氣的作品




這是撿來的,紙碿片;塑膠片;種種片,串起來的各種屑片。
吊在樓梯間,飾品。
看起來,喜氣洋洋。




                                            (下圖)為 楊平猷老師-孫子Vencen Hunt的作品

藝術課程,不在培養藝術家,而是,培養創造力。

安般念,不在訓練呼吸練氣,而是,回到生命的原點。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什麼是[安般念修習法]


什麼是安般念

[安般念]就是佛陀的呼吸法
                                                                                                                                                                       
是,佛陀所發現,佛陀所教導,聖弟子所流傳,一件佛陀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也是我個人所熟習的修行方式。
我個人得益非淺。

什麼 是[安般念]修習法

安般念修習法,是 以呼吸為禪修學習對象的工具。藉一種[時時把呼吸放在心上]的禪修方式。從學習了解呼吸開始,來了解自己,來培育能量與信心,達成身心安穩,開啟佛智的方法與過程。Keep breathing in mind的生活方式    mindfulness 

安般念有幾種   (詳細請看[佛陀的呼吸法]ㄧ書 楊平猷著)

八作意:數;隨;觸;止;觀;還;淨;返。

十六勝行 :身;受;心;法, 四個四法。

修習安般念的功德

一 入未到地定,安住當下,正念正知,得一乘道。證[慧解脫]。
                                              
二 入深定,得四禪。得證[俱解脫]。


什麼是禪修

禪修,是學習活在[當下The moments]。活在正念正知的生活方式。是由三個[現在進行式]ING組成。(而Attention指向現在進行式)

一 Relaxing  放鬆:我正在放鬆,我全身放鬆,我隨時從頭到腳都很放鬆。

二 Attention 注意:我正在注意,我隨時都在注意呼吸,我注意呼吸與喜樂的互動。

三 Understanding 知道:我現在真正知道。我知道呼吸長短;我知道身心喜樂;我知道身心安穩;我知道苦集滅道的發生與因果;知道生命的真相。  Understanding the moment of truth 。了知[苦 無常 無我]。

形式上 禪有幾種

從形式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中,只要能做到,努力於 上面那三個ING。就可以是禪。
 
坐禪 三分坐,正直其身,作意面前。

立禪 隨意而立,蹲馬式立。

行禪 即,走路禪。所謂飯食[經行]
動禪 運動中,練習活在當下。

工作禪 禪宗所謂[出坡]。工作中保持安住當下,正知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