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玉山腳下的禮讚[布農記事]記詳

楊平猷Tomi

「布農記事」(圖一)地標雕塑,是二○○○年所製作。起因是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時,南投縣山區許多重要公路路段嚴重中斷,而且餘震不斷造成國人恐慌。人們誤解,以為南投縣內一概如此,身為觀光縣的南投,觀光產業頓時大亂。
南投的東埔溫泉特區,本來以觀光溫泉名著全台。受此牽連,旅館觀光業從地震後半年多無人問津。加上雨水土石流,業者叫苦連天。觀光局為了振興產業,安撫居民,開出許多特別預算,舉辦活動吸引遊客。溫泉地標也是其中預算之一。
九二一地震時,我正好在台灣研究先住民文化。也一時因緣,成為南投觀光局地震義工。振興東埔產業地標一事,因為事態緊急且金額不多,發包不易,就臨時受縣府委託來執行 。說委託其實也是犒賞。
玉山的形成,是菲律賓板塊與中國雲貴板塊的地殼擠壓,逐年上升而成。東埔地區,位於玉山北轆山腳陳有蘭溪溪岸兩邊。擠壓的板塊邊緣隙縫,地熱竄流形成溫泉。東埔村因溫泉而受惠,加上南橫公路不遠,賞雪路過之餘,溫泉浴也是路客嚮往樂道的中間休閒站 ,成為縣立的觀光特區。
玉山南轆是先住民鄒族的生活區,不在本文描述的範圍。北轆山腳則是[布農族]的主要分佈區,居民以農事與打獵維生。族民心性單純,同心合作,全村下田作農,全村(加上一百隻獵狗)上山圍獵。全村通力行動相互依賴,一人有飯,全村有食。他們崇敬上天。布農族信仰的上天就是上天。是一種不必有形象但讓人心投射的崇高對象。是一種令人心性真誠,是一種按步就班的運轉律則與力量。人們可以不必多求,人們可以因為遵循天意時序而得到溫飽平安快樂。在某些成分上,與基督所傳導的原始信仰很接近。因此,當白人傳教士到來時一拍即合。只是多了少些不同的的禮拜方式。但每年固定的時節,他們仍然遵循先祖所遺留下來的感恩與禮讚記憶。
地標雕塑[布農記事]就是描述布農族遵循先祖們這樣的行事律則的文化故事。
在布農族的某祭師家中,保存著一板象形符號記事木板。上面刻畫著耕作;休息;打獵;作糕餅;祭典等等時日準則。這是全台灣其他先住族所沒有。雖然玉山南轆的鄒族也過著雷同的生活或祭祀與慶祝模式,但那是獨一無二的記事板,符號與圖形並用的早期企圖拼出類似象形文字描述的文化。
這件地標雕塑就是根據這樣的史實與文化來發揮。來代表東埔村布農地界,讓遊客下車的剎那就不由自主的向上看,也不由自主的也禮讚布農的天空。當吊車把作品立起來的時候,旁邊看熱鬧的小朋友喊著:「這是我們的」,真是不必解釋的地標內涵。
台灣中部地區不論鄒族;紹族(其實是鄒族分出的一支);或布農族都有各自的年慶,感恩祖靈或禮讚上天。主要的活動不外射箭比賽;摏小米的撞擊音樂;跳舞;唱歌等模式。布農禮讚的歌聲也是獨特無二。是一組人圍著大水缸,對著缸內歌唱。讓缸內翁翁的共鳴聲,盪漾在山谷間,並映漾天上。再加上記事符號的特徵,就成為東埔地區地標雕塑的內涵。
至於雕塑的機能構思,有幾樣考量:經費;地點;環境;製作方便;文化與觀光價值;還有藝術創意性;保固問題。
東埔地區在高山溪谷間,有效的平地微乎其微。所有的建築幾乎都貼著山壁而建,地標的設立地點是締綸大飯店所提供的停車場邊。與公路相爭地盤,每加一吋地坪都是奢侈。山谷間的雲霧濕氣也是氛圍與保固的考量。這樣的條件造就雕塑向上發展向上禮讚的因緣。總高為十八呎。
當第一次勘查地形環境後的第二天,我交給觀光局長楊樹煌一張縣府便條紙撕貼的模型試作(圖二)。並報告,這是結合馬諦斯的單線鉛筆速寫與剪貼的立體化綜合體。以天空雲霧為背襯的構思。這是他印象中從未有過的雕塑結構,他比著大拇指說:「勇」就這樣決定了整個設計的初稿。
當然,到真正構想的完成,還花了一段時間。比如銅板或切割或鑄造的成本與割焊高溫導致變形問題,最後演化成精細的鐳射切割。焊接;噴砂;保固油漆塗料選擇;車吊;水泥台模板與灌漿;照明設備。這些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山野外,都得有完密的程序思考。其中鐳射板金是個人雕塑技術的一大超越。完美的底漆與最後的保護層是對抗水氣與有效保固的保證。
還好,縣府對藝術表現的通融將就;締綸的食宿支援;布農居民的勞力加持;讓我能在心平氣和中如期完工,由衷的感謝。

假使有朝一日,您到南投,歡迎能來東埔,泡泡溫泉,也能禮讚布農的上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